队内竞争激烈,郭士强言论引热议,球迷疑其淘汰之因。

  • 发布于:2025-04-08 15:43:00
  • 来源:24直播网

去年,当乔尔杰维奇宣布离开国家队教鞭时,郭士强接替了他的位置,这引起了众多争议。在大家期待他能以新鲜血液激活中国男篮的时刻,郭士强的用人策略却引发了诸多质疑。

起初,郭士强的承诺是给予年轻球员更多机会,培养他们成为国家队的未来支柱。然而,实际的表现却与期待大相径庭。他似乎更倾向于使用如杜润旺、高诗岩、祝铭震等中生代球员,他们虽然经验丰富,但在潜力与年龄优势上并不突出。相较之下,林葳、赵维伦等年轻才俊却鲜有机会在国家队中崭露头角。

近期在媒体采访中,郭士强谈及中国男篮的训练时强调了竞争的重要性。他提出球员之间应保持持续的竞争态势,彼此互相激励、互相挑战。这种“要不你淘汰队友,要不队友淘汰你”的理念看似合理,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偏差。许多球迷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郭导用人策略的不满:“为什么不能淘汰那些不合适的呢?”

尽管郭士强口口声声表示中国男篮的目标是培养年轻球员,并着眼于未来的世界杯和奥运会,但时间已经走到2025年,距离世界杯只有短短两年时间。令人担忧的是,球队依旧沿用着过时的古典打法,依赖内线进攻。如果郭导不愿做出调整,中国男篮不仅可能再次与奥运会无缘,甚至可能连世界杯的入场券都难以获得。

当前,国内教练员的战术思想与欧美存在较大差距,加之本土球员的创造力不足,思维受限。在身体和技术方面,中国男篮也落后于欧美强队,甚至在亚洲范围内也不占优势。因此,球迷对郭士强的看法并非毫无根据。

对于中国男篮而言,或许欧美外籍教练更为合适。同时,归化球员的选择也需要更加审慎。郭士强曾提到新的归化球员应具备得分和串联球队的能力,这是正确的方向。但更关键的是要找一个真正适合球队需要的外援,而不是仅凭血缘关系做选择。

在这次的国家队执教中,郭士强对年轻球员的忽视可能会成为中国男篮未来发展的障碍。不久前,尽管他现场观战了同曦与新疆的季后赛,但在与林葳打招呼时却遭遇了冷淡回应。这让人担忧如果他无法有效掌控这些年轻球员,中国男篮的未来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。在深渊般的困境中,中国男篮需要寻找新的出路和希望。

相关阅读: 郭士强 奥运会 世界杯 中国男篮